心臟每天不停跳動,帶來生命動力的同時,也面臨著很多“壓力”。我們的心臟太累了,它也需要特別的呵護。
現(xiàn)代人的心臟太累了
心血管疾病成健康“第一殺手”
心慌、心悸……年輕人也開始出現(xiàn)。有的是因為生活方式導致的生理性的心臟不適,有的卻已成為病理性的。熬夜、喝咖啡、酗酒、吸煙、劇烈運動,很多行為都會給心臟帶來“壓力”。“福建小伙不到30歲心臟變形”“大學生延期開學激動洗頭致心律不齊”“男子過量無氧運動誘發(fā)心臟驟停”……這些熱搜新聞,讓我們意識到心臟問題已不再是“老年病”,逐漸呈年輕化趨勢。研究透露,我國心血管病現(xiàn)患者人數(shù)3.3億,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。是我國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。而且不少心血管疾病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。就拿房顫來說,武漢學者針對2012~2017 年體檢中心305萬名35歲以上居民的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國人的房顫患病率穩(wěn)定在0.4%~0.5%,但在35~44歲人群中,房顫患病率呈上升趨勢。因此,即使是年輕人也要重視心臟健康管理,這份心臟健康手冊請收好!
遠離心血管疾病,不僅要積極通過生活方式干預,更要關注到心臟的一些不適信號。這7件事要了解:
飲食建議八分飽,因為進食過快過飽,心率、心輸出量和心肌耗氧量會增加過多,容易出現(xiàn)心慌不適。此外,葷素搭配、多吃蔬菜和水果,少鹽、少油、少糖。多吃天然食物,少吃超加工食品,④有益血壓、血脂健康。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獨立的危險因素。研究顯示,與腰不粗的胖人(即非中心肥胖)相比,腰粗的胖人腰圍每增加9.5厘米,發(fā)生冠心病、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風險分別增高29%、30%、32%。研究指出,在是否經(jīng)常鍛煉身體的問題中,25~34歲人群經(jīng)常參加身體活動的比例最低。然而,適量運動是有益于心臟健康的。既往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堅持8周健走后,中年女性受試者的左室舒張功能顯著改善、心率減慢、心肌收縮能力增強。一般建議成人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。建議普通成年人控制好“三高”指標,它們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。一般:▼ 血壓:收縮壓<120毫米汞柱 ,舒張壓<80毫米汞柱;▼ 血糖:空腹血糖<6.1毫摩爾/升,同時餐后2小時血糖<7.8毫摩爾/升;正常成人的心率正常值為60~100次/分。在運動時,心率會升高,每次有效的運動負荷為最大心率的60%~75%,高出范圍會給心肺系統(tǒng)造成很大負擔,而低于則達不到預期的鍛煉效果。其中,最大心率=220-年齡(次/分)。運動時積極了解心率情況,不僅能保證健身效果,也能避免給心臟造成過大負荷??山柚悄艽┐髟O備輔助運動并實時監(jiān)測動態(tài)心率。例如目前最新發(fā)布的華為WATCH GT 4系列不僅可以配合華為運動健康App記錄每次運動數(shù)據(jù),其搭載的TruSeen?5.5+心率監(jiān)測技術,可以讓心率監(jiān)測更準確。尤其是對于喜歡高強度運動的人來說,可以在運動過程中監(jiān)測心率健康。睡眠也與心腦血管疾病息息相關,成年人既要保證好睡眠時長7-8小時,同時也要關注睡眠質量。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睡眠不佳或導致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-7年,甚至過早死亡。包括睡眠相關呼吸障礙,以及一般的睡眠不佳,比如睡眠不足、失眠、打鼾、晚睡和白天嗜睡等。
來源:文章來源健康時報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。
聲明:本文僅作健康科普,如有相關疾病,請及時去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就診,謹遵醫(yī)囑。

